首页 资讯 正文

从“铁匠铺”到“商用车半轴之都”:吉林县城接轨国际市场

体育正文 136 0

从“铁匠铺”到“商用车半轴之都”:吉林县城接轨国际市场

从“铁匠铺”到“商用车半轴之都”:吉林县城接轨国际市场

中新网吉林6月5日电 题:从“铁匠铺(tiějiàngpù)”到“商用车半轴(bànzhóu)之都”:吉林县城接轨国际市场

吉林桦甸(huàdiān)经济开发区的(de)一家现代化工厂内,48岁的鞠培春操控着机床,使机械臂精准抓取(zhuāqǔ)半轴毛坯。随后,生产线以30秒一件的速度完成锻造、热处理、精加工等流程。

这位从业近30年的老师傅,是这座县级市以“铁匠铺”模式起步,发展成为“商用车半轴之都”的亲历者。目前,当地已成功融入(róngrù)国际汽车及农机具(nóngjījù)产业供应链(gōngyìngliàn),客户既有比亚迪、长城、一汽解放、陕西重汽等中国车企,也不乏沃尔沃、约翰迪尔等国外大厂(dàchǎng)。

桦甸的汽车半轴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。作为农业大省(dàshěng)的吉林,对农机具需求旺盛,桦甸因工业基础好、矿物(kuàngwù)加工配套完善,以国营企业(guóyíngqǐyè)为核心的锻造业务很快发展起来。

工人正在生产线忙碌。 桦甸市委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供图

吉林(jílín)圆方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桦甸汽车半轴生产(shēngchǎn)的领军企业。其前身(qiánshēn)是1952年(nián)成立的“国营铁木厂”。1999年改制后,该公司紧跟中国重型卡车的发展大潮,聚焦这一细分领域在市场站稳脚跟,产量连创新高。

“过去,车间里是老师傅抡大锤,现在我们靠数控设备和工业机器人。”该公司销售总监张志国介绍(jièshào),如今的智能化生产线融入等温淬火铸造齿轮工艺(gōngyì)、冷缩径加工(jiāgōng)等新技术,原材料损耗降低15%,产品疲劳寿命(shòumìng)提升三成左右。

桦甸市(huàdiānshì)官方最新一份数据显示,今年该市预计生产(shēngchǎn)汽车半轴逾170万根,在中国汽车半轴制造细分行业中继续领跑。

工人正在搬运(bānyùn)半轴产品。 桦甸市委宣传部供图

桦甸的(de)崛起折射中国制造业的深层转型:当人力(rénlì)成本优势消退,技术深耕与智能化成为新竞争力。这座户籍人口近40万(wàn)的县城,用数控机床取代铁锤,让机械臂与AI视觉检测系统联动,最终获得国际(guójì)车企的认可。

记者走访(zǒufǎng)了解到,当地(dāngdì)企业正在持续推动扩大“朋友圈”,并着手为约翰迪尔这样的全球农业机械大厂提供定制方案。

时下,发达的同城配送、城际物流业态让轻型(qīngxíng)卡车市场愈发广阔。桦甸市工信局介绍,该市已(yǐ)建设机械加工产业园,助推企业向制造精密(jīngmì)锻件、精密铸件、乘用车零部件等方向转型,从而进军高端半轴(bànzhóu)市场。(完)

从“铁匠铺”到“商用车半轴之都”:吉林县城接轨国际市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