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银发映乡路 湖南桃江退休校长的家乡振兴情

体育正文 67 0

银发映乡路 湖南桃江退休校长的家乡振兴情

银发映乡路 湖南桃江退休校长的家乡振兴情

中新网益阳7月(yuè)4日电 (付敬懿 陈浩军 罗中华)7月4日6时不到,湖南益阳市桃江县武潭镇熊家村组级(jí)公路上,62岁的(de)赵运和正认真清扫着路面。相隔不远,几位村民正在清除路边的杂树、杂草,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。这条由赵运和倡议并牵头修建的组级公路,如今由他(tā)和村民共同守护,做到常年洁净如洗(rúxǐ)。 退休教师赵运和介绍连村公路捐资情况。 陈浩军(chénhàojūn) 摄 赵运(zhàoyùn)和是一名(yīmíng)退休教师,2016年他回到老家熊家村(jiācūn)。他为家乡的发展四处奔走,带头捐资20多万元修路、修建美丽屋场等,用一颗赤子之心,推动乡村振兴工作,赢得村民(cūnmín)一片赞誉,成为当之无愧的“荣誉村民”。 一条路的初心:从孝心到(dào)民心 在桃江教育界,赵运和(hé)名气很大。虽在乡村学校教书,可他教学的化学,全县统考(tǒngkǎo)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。即使后来(hòulái)出任校长,他还是坚守在教学一线。 2016年9月,赵运(zhàoyùn)和从桃江县鲊埠回族乡中心学校退居二线,不再担任领导职务。他的父亲刚去世(qùshì)不久,母亲对县城生活很不适应(shìyìng)。孝顺的他决定回乡将老屋重建,用心侍奉老母亲。 做园挖土,赵运和的日子过得充实。他也喜欢去村民家里聊聊,就多了件心事:原来村民出行路——王头村组级公路不(bù)到二米(èrmǐ)宽,茅草丛生。“下雨天,泥好深,鞋子都拔(bá)不出来......” 修路的想法,就从赵运(zhàoyùn)和脑海里冒了出来。作为行动派,他(tā)带着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,又带头捐资12.8万元,村里的五保老人闻讯后,也(yě)(yě)找到他捐了200元。项目很快启动实施,赵运和善于做思想工作,在他的努力下(xià),村民达成了共识,纷纷让田让土;施工队员的伙食,也由村民轮流提供。 路修了(le)三个多月,赵运和天天泡在工地上(shàng),太阳毒辣得很,他晒得黢黑,人也瘦了四(sì)公斤多。全长1.26公里、含绿化(lǜhuà)宽6.5米的水泥路,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。乡贤赵运清又赠送了路灯,建好(jiànhǎo)了绿化带。村民个个喜上眉梢,夸赞:这哪是修路,是给村里铺了条“亮堂道”。 赵运和回忆修路情形(qíngxíng)。陈浩军 摄 三条(sāntiáo)路的担当:把困难踩在脚下 王头村组(cūnzǔ)级公路修好后,赵运和在村民中有了威望。2022年修建熊家村与罗家坪村的(de)连村公路时,他成了村民最信任的“头人”。 挑战无处不在。有户村民的杂屋因修路需拆除却久久不愿松口,赵运和多次协商沟通,帮他选址重建。施工难度很大,需要特殊机械对块石破碎,再把土石方运送出去。赵运和、熊新初、张定南(dìngnán)、熊再才组成4人(rén)小组,通对发放扑克牌等形式(xíngshì),来计算工时、运送次数(cìshù)等。 最让人措手不及的是,连日雨水冲刷,发生了山体滑坡,碎石泥浆将(jiāng)好不容易(hǎobùróngyì)铺设好的路基掩埋,工程造价一下子远超预期(yùqī)。“当时好多(hǎoduō)人都觉得这条路修不成了,打起了退堂鼓。”熊家村党总支书记熊劲松回忆说。 在塌方现场召开的紧急动员会上,赵运和(hé)站在乱石堆上,指着要修的路声音洪亮(shēngyīnhóngliàng):“路修好了,村里的孩子再也不用绕道(ràodào)去学校了,这账得算长远。”他振臂一呼:“大家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。” 赵运和教过的一名学生已是有名的地质专家,得知消息后带着一支专业团队赶了过来,经过现场勘测,提出“先固坡,再修路”的方案;村民也(yě)慷慨解囊共襄善举,在外(zàiwài)乡友(xiāngyǒu)闻讯后也是纷纷捐资。 5个月后,道路全线贯通,两村村民在路中握手言谈甚欢的(de)场景,被赵运和一一看在眼里。“办事一定(yídìng)要(yào)办好,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期望。” 2023年,从花园台村至九(jiǔ)房湾村的(de)主干道启动“白改黑”工程,铺设沥青路面。这次“黑化”除了项目资金外,需要村民自筹120万元。被村民推举为总指挥后,赵运和再次(zàicì)带头(dàitóu)捐款2万元。在他的带动下,2周时间内,村里共收到捐款127万元。 赵运和担心自己不懂业务,他(tā)买来《公路施工技术规范》等书籍,恶补相关知识。笔记本上写满了知识要点:“沥青温度不低于165摄氏度”“碾压次数至少6遍”。有一次,料温还只有156摄氏度,施工队员(duìyuán)就(jiù)准备铺摊了。赵运和马上叫停,负责人笑他:“你这(zhè)是按照高速公路的(de)标准在操作。”可最后还是架不住他的较真。 27天里(tiānlǐ),赵运和带着村民组成(zǔchéng)监督队,凌晨测料温保施工质量;施工时帮助冲洗路面(lùmiàn)、铺摊沥青等;傍晚核账目,4.7公里(gōnglǐ)路完工后,节余出18万元。村里用这笔节余款修建了8座八角亭,架设了50盏中式路灯,三个出村路口装上了摄像头。如今,村民喜欢沿着这条沥青路(lìqīnglù)散散步,走累了就在亭子里歇一歇。 规划的凉亭步道已在备料,赵运和描绘着乡村(xiāngcūn)振兴的新图景。 陈浩军 摄(shè) 一片场的期盼:夜色(yèsè)中的赤诚 2025年开春,熊家(xióngjiā)村两委决定建设美丽屋场,场地选择在村里废弃的砖场(zhuānchǎng),占地20多亩的砖场涉及(shèjí)到36户村民土地权属问题,成了块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这一次,赵运和又(yòu)被村民推选出来担纲总指挥。 从3月16日起,熊家村的夜色里多了个忙碌的身影。赵运和熟谙乡情,他会利用晚上时间,去村民家串串(chuànchuàn)门。每次上门,他总(zǒng)随身携带着笔记本,民众(mínzhòng)有何诉求、生活中有什么难处,他都用心记录下来。 帮种植户家修剪,给(gěi)独居老人带些糕点,给孩子们讲解题目……赵运和走着走着,就成(chéng)了大家的“亲戚”。有户村民占了集体地(dì),本是油盐都泼不进。赵运和第八次上门(shàngmén)时,他一句“真是服了你”,主动要求把协议给签了。 家人总劝赵运和(hé):“晚上灯光较暗,万一摔着了怎么办?”他摆摆手:“这事儿不落地,我心里压着块石头,觉都睡不安稳。”36户人家一个一个突破(tūpò),两个多月后全部都签订了协议。怕有人反悔,赵运和帮着拆除了篱笆、棚架。考虑到村民的(de)生计,又(yòu)在村两委(cūnliǎngwěi)统一安排下,开垦了新的菜园等。 如今,砖场旧址上的棉花大豆(dàdòu)长势正好,村两委规划的凉亭步道已在(zài)备料。傍晚时分,赵运和会来田埂上走走,他在心里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新(xīn)图景。(完)
银发映乡路 湖南桃江退休校长的家乡振兴情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